(蓝色东欧)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蓝色东欧)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国内首次译介罗马尼亚小说集,罗马尼亚建国百年小说家巡礼)
内容简介:
《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罗马尼亚20世纪小说精选》是蓝色东欧第五辑中的一本,精选了罗马尼亚20世纪各个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基本代表了20世纪罗马尼亚文坛的成就,这是国内首次出版罗马尼亚小说集,从书中,读者也能领略到20世纪罗马尼亚文学的风采。
书中所选作家的风格多样,例如安东·霍尔班的《祖母准备死去》,是一篇描写小人物生活的现实题材短篇小说,通过对祖母言行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简朴、善良、正直、胸怀宽广的祖母形象,同时也描绘出祖孙两代之间深厚的亲情,以及存在的代沟。斯特凡·勃努内斯库的《从前的暴风雪》则是一篇充满寓言和神话色彩,被罗马尼亚评论界称为“神话现实主义”的作品,作者通过一个关于暴风雪的小故事,进行了一系列形而上的思索,挖掘出一个个对于时间和认知的深刻哲理。例如格奥尔基·施瓦茨的《小小说选》,通过一系列以古赫和芬克为主人公的幽默小品文,描写了在超越了界限的*化的理性下,人会走向怎样的扭曲和荒诞,其对场景刻画的明快犀利,颇为耐人寻味。
书籍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 高兴/1
来自多瑙河畔的小说之声(中译本前言) / 高兴/1
瓦西列·伏伊库列斯库 野牛头/
安东·霍尔班 祖母准备死去/
欧金·巴尔布 新娘/
斯特凡·勃努内斯库 从前的暴风雪/
特奥道尔·马兹鲁 黄昏的逻辑/
诺曼·马内阿 毛衣/
普鲁斯特的茶/
尼古拉·马诺内斯库 中选者/
安娜·布兰迪亚娜 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杜米特鲁·迪努莱斯库 我、丽扎和那耶/
玛丽娅-卢伊扎·克利斯戴斯库 克洛丽丝/
贝德罗斯·霍拉桑捷安 精美食品四道/
格奥尔基·施瓦茨 小小说选/
阿德里安娜·彼特尔 松节油/
欧金·乌力卡罗 爱情故事/
米尔恰·内德尔丘 节奏/
斯特凡·阿果彼安 兵法/
索林·普雷达 正方恋/
卡尔门·弗兰切斯卡·班丘 闪亮的犹太人区/
勒兹万·彼得雷斯库 黑眼睛/
哥德林·米胡列亚克 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
伊安娜·帕伏列斯库 在巴黎打赌/
阿莱克桑德鲁·乌尤尤 劫持宫殿图/
作者介绍:
作者:诺曼·马内阿
当代罗马尼亚作家,童年在集中营度过,1954年在故乡苏恰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建筑学院。1969年出版部短篇小说集《长夜漫漫》,之后又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初的通道》,长篇小说《俘虏》《正厅》《儿子的书》《时日与游戏》等。他的作品已引起欧美读书届的广泛关注,于2006年获得法国的美第契外国作品奖。
译者:高兴
诗人,翻译家。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世界文学》主编。曾以作家、翻译家、外交官和访问学者身份游历过欧美数十个国家。出版过《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专著和随笔集;主编过《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美国卷》(上、下册)、《伊凡·克里玛作品系列》(5卷)、《水怎样开始演奏》、《诗歌中的诗歌》、《小说中的小说》(2卷)等大型图书。主要译著有《凡高》《黛西·米勒》《雅克和他的主人》《可笑的爱》《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我的初恋》《索雷斯库诗选》《梦幻宫殿》《托马斯·温茨洛瓦诗选》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毛 衣
她星期一走,星期五回来。走时总是哭哭啼啼,仿佛是生死诀别。下一次再也不能忍受把我们单独撇下。
一星期内可能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也许在她离开的那些日子的尽头,将会出现奇迹,她不必再外出,同我们分离。老天可能突然开眼,我们所有的人一觉醒来会发现自己睡在一节真正的车厢里,而不是在天涯的荒野里,把我们像运来宰杀的牲口一样卸下的闷罐车。一列温暖明亮的火车,还有软席……和蔼可亲和彬彬有礼的阿姨们给每个人送上菜单,供大家挑选想要的任何食品,就像从另一个世界归来的旅客应该享受的那样。也许在星期五她必须回来时,这无边的灰暗天空终轰然塌下,把我们吞没和埋葬,化为我们惊恐地等待着有朝一日将葬身其中而结束一切的灰烬。
因此,她总是那样忧心忡忡地急匆匆赶回来,喘着粗气,佝偻着身体,被肩上扛着的大口袋压得直不起腰来——那里面装着她为我们日夜辛劳的血汗。
她仿佛一个幽灵,干枯黑瘦。我们在窗口等待着这个幽灵从原野的烟雾中悄然出现,焦灼地走近。我们知道,她经过多少挣扎,恳求,终才被允许走出营地,去周围的异乡人的村庄里干活。反正她没有办法,也没有地方可以逃跑,而我们只能留在营地里。爸爸的劳动每天只分得四分之一个面包。如果没有她,我们的生命早从一开始就会很快熄灭。
所以,他们允许她离开营地;他们要显示伪善的仁慈,等待着乞求,仿佛是在玩一个暂时值得容忍的游戏,然后再突然终止,怀着加倍的残忍和快意。
星期一到星期五,她在周围的异乡农民家里编织衣物,尽管她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我们知道,这个游戏随时都可能终止,不是在把我们分隔的泥棚里,就是在她为了挣得些许土豆、黄豆或者面粉,以及偶尔见到的奶酪、干李子、苹果,而默默地干活的温暖的房子里。只有她还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或许能够拯救我们的任何东西,就可以逃脱命运的摆布。
总之,星期五意味着某种新生。仿佛我们又一次获得了死刑的缓期。她步履蹒跚,拖着被大口袋压得佝偻的身体,筋疲力尽地走向我们。重聚的喜悦是那样地强烈,以至我们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话来。而她像疯子一般久久地骚动不安,仿佛不相信再次找到和看见了我们。她虚弱地从这面墙跑到那面墙,满脸惊恐,不敢靠近我们。直到艰难地清醒过来,恢复了力气之后,才去解开扔在房间门边的口袋。当她低下身分配东西时,表明心境已经平静。
她像惯常一样把东西拿出来摆在地上,分成六堆作为六天的口粮:土豆,甜菜;三个苹果被单放在一边。除了惯常能够得到的,谁也不指望有其他的东西。她手抚着额头,蹲在口袋旁,疲惫得全身蜷缩着。“我还带来了点东西”,这未必是说一定有什么惊喜。我们不指望有什么新的东西,已经忘记了还有额外礼物的非分之想;对于她表现出的满足,我们并不感到吃惊。
她好不容易把它从口袋底里拉出来,仿佛要用尽力气抓住它的耳朵或者大脚掌举到面前。但她没有力气把它抱在怀里向我们展示,眼睁睁地看着它从自己的骨瘦如柴的手中滑落到袋口上。而落在袋口的东西显得更加厚实和沉重。
用不着说,只能是给爸爸的礼物;虽然它看来过于漂亮,或者恰恰是因为它在一刹那间显示出太大的诱惑力,足以使任何人感到艳羡,即使这个人只是在手里拿一拿,而不是获得它。它放射着绚丽光彩,仿佛一个将要拯救我们的魔法师在向我们显示他的。黑夜在我们周围扩散的只有烟雾、寒冷、黑暗,我们耳边能够听到的只有雷鸣般的鼾声、梦魇中的号哭、哨兵的吼叫、鸦啼和蛙鸣——我们久已忘记的这种点燃心底火花的声音。
她没有打开让我们看到它展开的全貌,但这无关紧要。很清楚,这是一件真正的礼物。如果我们还能看见并亲手触摸到这样的奇迹,那么我们的获救现在似乎更加接近了,或者说无论如何是可能的。
我终于忍不住走近去抚摩它。毛茸茸的,特别柔软,不由得促使你会不顾周围任何人的想法,想把它穿在身上。我用手掌理平它的袖子、领口。我把它绷紧,卷拢,它顺从地让我随心所欲摆弄着。我把它放平,展开,然后再放平;我把它拿起来,想走过去递给爸爸。如果她的声音没有及时制止我,那么我就会忘乎所以,像心中期待的那样认为事实上这是给我的礼物。
但是,如果它能受到所有人的艳羡,那么应该得到它的理当是爸爸,因为他个在心头早就丧失了任何希望。
它很厚,看来很大,毫无疑问是特地为他织的。应该拿过去给他,拖延是徒劳的。
“不,不是给爸爸的,”她终于低声说,仿佛很内疚。
我困惑地站住了。怀里依然抱着它,它的色彩和温暖使人眩晕。我不由得对自己说,本来就不应该自作聪明,或者至少一开始就应该明白事理。
可怜见的,她终于想到为她自己做点什么。冰雪早已覆盖着草原的所有道路,这样的东西对于她比我们更有用。我本来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记得她离开时身上只披了一只麻袋片,而脚上裹的是几片破布。我不应该这样盲目,这样糊涂。懊恼使我几乎流下泪来。真舍不得松手放下,它显得那样柔软和顺从,但既然是她的东西,就不能再有什么异议。我把它展开,又看了一眼。它不再显得那么宽大。是为她自己织的,她总算也为自己的需要考虑了一回。
我转过身来,向蜷缩在似乎比较暖和的房间角落里的慈爱女神走去。
“毛衣是给玛拉的。”她说。我不知道她究竟是在微笑还是在哭。
突然间仿佛一切黯然失色,我再也看不清她,看不见她究竟像我想象的那样在微笑,还是像以往发生过的那样颓然倒下。在我的心里和周围笼罩着一团阴暗的雾,或者甚至可以说天昏地暗。
不应该这样,但我依然久久地木然站着,把头贴着它的柔软的袖子和前胸,仿佛钻进了一个温暖的窝,再也不愿意出来。透过一层厚厚的舒适的毛线,它融入了我的肌肤,但冰冷的沉默不久变得越来越凝重,使人再也不能忍受;甚至连周围人的呼吸也停止了。
我转过身来,坚定地向玛拉走去。终于拿着它送到应该的去处。把它放在了小姑娘的怀里。
直到第二天,我才细看了它。它不再显得那么珍贵。首先可以明显地看出,它只是由一串串疙瘩联成的。我把它翻过来,指给玛拉看,要她相信确实是一个疙瘩连着一个疙瘩。仿佛只是用剩线头编织,勉强连接在一起。再者是颜色。一些地方的红颜色看来确实比较鲜艳。但另一些地方,却是斑驳杂乱,莫名其妙。白色夹杂着灰色和黑色;在一块黄色的斑痕的近旁是一块青色的印记,还有一块暗青色的斑纹;这边是一个灰色的条纹,还有一个紫色的李子,近旁却是一片褐色泥土的陈旧印子;那边是一个粉红色的火腿尖,挨着一个红黄两色的鸡冠。谁都能觉察到,显然不是为一个女孩子编织的。但我没有对她这样说。玛拉有着特殊的身份,家里人早就嘱咐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加以呵护。
我们太爱她了,保护她远胜过保护我们自己——人们常常这样对我们说。不能告诉她毛衣太大了,埋没了她的整个脖子,倒像是为一个男孩子织的。也许终她自己也会发觉毛衣不合身——她已经长大——但要发觉这一点,必须把它脱下来,有时间细细地看一看。毫无疑问,她可以随意做任何事情。如果她想要一直穿着,也只能随她便。至少在头几天,她是这样穿着睡觉的。确实,寒冷日夜把我们冻得发僵,特别是夜里。你多么想在自己身上多穿一点保暖,但一个同样的灾难——虱子在窥视着你。你不得不脱光衣服,浑身擦洗,再裹上干净的被子,这些被子尽管全是些破破烂烂的布片,但都经过沸水煮洗,而且每个缝隙和角落经过仔细检查,否则灾难就会降临。所以,我很清楚绝不能和衣连续睡三夜。而她恰恰又是被严加监管的对象。一出现营房的那一头有人病倒的传闻,人们就像疯了一样开始查看她:不但摸她的额头和脖子,而且久久地翻看她的眼睛、头发、指甲。一旦测出额头或者手发烫,将是何等的恐慌……
他们每一次小声地反复说,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生还。她是误入我们队伍之中的,如果失去的恰恰是她,而我们却活着回去,那么显而易见,我们似乎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也许她的母亲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正在往这里赶的路上,并且通过合法的文件来重新证明事情的真相。这个小姑娘同我们的罪罚毫无瓜葛,她是无辜的。她的母亲要把她送到离她所住的医院很远的一个朋友家里住几个星期。灾难却意外降临到她的头上,她被裹胁进了我们的队伍,一直来到这里。虽然一再抗议,却说服不了任何人,他们没有工夫分辨是非,他们不相信。当然,我们也是无辜的,大家都在呼冤叫屈,以此来重新点燃自己的希望。但这个不速之客的情况使所有人觉得更加严重得多。如果身份不搞清楚,这个不幸的孩子将继续同我们一起关押下去,那么大家一致同意,无论如何必须保护她活到后一个,比所有人活得更长。为了不让小姑娘听见,他们在角落里低声耳语,想方设法守护她,不知道怎样讨她喜欢而又同时使她摆脱危险。从一开始我就应该能够猜到礼物只能是送给她的,是为了让她因此而由衷感到高兴。
直到第四天,我才能平静地观察它。不能再自欺欺人,确实是一个奇迹。真想把它要来哪怕是只穿一夜。如果我求她,她也许会借给我,甚至送给我。她一向同我很好。但我知道,不能这样做。不过,我可以不受拘束地一连欣赏它几个小时。即使是灵巧的魔法师也不可能做出更高超的东西。一个个结使它更加牢固,而且集中在里层,增添了暖度,而外层面子显得光滑平整。至于颜色,可以看到许多颜料的奇怪岛屿,这里是黑色,那里是绿色,再过去是蓝色,你的手指和目光不由得任意漫游和深深地融化在其间,直至你又遇到巴掌大的一块红色,犹如非洲的沙漠,或者一角灰色云彩,衬托着阳光或是花朵的金色条纹。整整一天也看不够一片接着一片突现出来使你陶醉的这些新大陆。
我看着它,永无厌倦。我一直没有把它借来穿在身上,希望它在自己心里变得淡薄。在后来一个星期里,玛拉的脸颊出现了寒热的潮红。她终于脱掉毛衣,独自躺在窗口旁的角落里。我看着她,心里想着那件毛衣,但没有动它,尽管很想把它拿在手里。
玛拉感到越来越难受,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自从爷爷奶奶得病之后,我已经知道病情怎样开始,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很快就会死去,大家都爱莫能助。在清醒过来的时刻,她重新又变得活泼和多话,但我知道这只是假象。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蓝色东欧”译丛第5辑中的一本,也是国内首次翻译出版的罗马尼亚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22位罗马尼亚作家的作品,可以说是罗马尼亚建国百年文学史上优秀短篇小说的一次巡礼。
书中所选作家的写作风格多样,包含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等,从中可以领略到20世纪罗马尼亚文学的多样风采。
媒体评论
爱,孤独,温情,迷惘,时空,寻找,婚姻,家庭,生存,抵抗,战争,异化……所有人类的普遍主题,在这本小说集中,你都能发见。当许多作家在解构意义时,罗马尼亚一些作家却在努力地建构意义,建构诗意,建构文学本身的魅力。这是个动人的姿态。文学是能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添魅力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魅力的一部分。
从《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罗马尼亚20世纪小说精选》中,我们听出了各种语调,感到了各种气息,看到了各种风格。反讽,神秘,幽默,魔幻,沉重,哲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等等等等,正是这些写作上的差异,让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对于文学而言,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而不同的声音的交融,便让文学有了交响乐般的丰厚,以及马赛克似的绚丽多彩。
——高兴(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
前言
来自多瑙河畔的小说之声(中译本前言)
高 兴
罗马尼亚人,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异类。它实际上是达契亚人与罗马殖民者后裔混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属于拉丁民族。历史上,长期被分为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尔瓦尼亚三个公国。作为弱小民族,长期饱受异族侵略、统治和凌辱。十九世纪起,借助于几次有利的发展机遇,罗马尼亚文学出现了几位经典作家:诗人爱明内斯库、剧作家卡拉迦列和童话作家克莱昂格。真正意义上的罗马尼亚文学始于那个时期。一九一八年,罗马尼亚实现统一,进入现代发展时期。
由于民族和语言的亲近,罗马尼亚社会和文化生活一直深受法国的影响。一到布加勒斯特,你就能明显地感觉到法国文化的影子。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布加勒斯特甚至有“小巴黎”之美称。那时,罗马尼亚所谓的上流社会都讲法语。作家们基本上都到巴黎学习和生活过,有些干脆留在了那里。要知道,达达主义创始人查拉是罗马尼亚人,后来才到了巴黎。诗人策兰,剧作家尤内斯库,音乐家埃内斯库,雕塑家布伦库西,文学家和哲学家齐奥朗,也都曾在罗马尼亚留下过自己的人生印迹。
统一给国家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异常的活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罗马尼亚文化,包括哲学、文学和艺术,曾出现过空前的繁荣。一九四七年年底,罗马尼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紧随苏联,全面推行苏联模式。极“左”路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给整个国家带来了灾难。文学自然也无法幸免。文学评论家阿莱克斯·斯特弗内斯库在其专著《罗马尼亚当代文学史:1941—2000年》中形象地说道:“文学仿佛遭受了一场用斧头做的外科手术。”罗马尼亚文学因而出现了严重的断裂。言论和创作自由得不到保证,不少作家只能被迫中断创作,有些还遭到监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一阶段,黑暗又荒诞,被罗马尼亚文学界称为“苦难的十年”。
六十年代中期,罗马尼亚文化生活开始出现相对宽松、活泼和自由的可喜景象。享有世界声誉的罗马尼亚小说家诺曼·马内阿曾在随笔集《论小丑》中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这一时期的情形:
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五年这相对“自由”的十年里,罗马尼亚并不繁荣,也不能说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毫无拘束。但是关于那个时期的记忆里有一种振奋人心的东西:用轻快的拉丁语哼唱,动听而有趣;你可以更自由地四处走动,更自由地谈论别人和书。仿佛就在一夜之间,人们和书籍一起死而复生了——和谐的交谈、快乐的聚会、忧郁的漫步、令人兴奋的探险,一切都回到了生活中。这种变化,并不像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那样,是回应领导阶层政策的变化而重新出现的政治热情,而是把政府的政治日程抛在一边短暂地回到简单的生活乐趣中。在这个国家里,人们一直喜欢的是歌声,而不是祈祷和庄严的宣誓。这个时期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微乎其微,但它对艺术和文学的影响却延伸到了之后的十多年里。我们利用一切机会接触西方的艺术和思想运动,在一些社会和政治问题上,我们可以保持比较独立的立场,可以用个人的方式表达观点。
这一时期已被史学家公认为罗马尼亚的政治解冻期,有罗马尼亚评论家称之为“布加勒斯特之春”。
可惜,始于六十年代初的开明时期没有一直延续下去。进入七十年代,当局逐步加强文化和思想控制,粗暴干涉和限制创作自由,试图将文学当做御用工具。文化再次面临严峻的时刻。
极富意味的是,八十年代的罗马尼亚文学竟始于一起重要的文学事件。一九八○年春,马林·普雷达的三卷本长篇小说《世上亲爱的人》出版,轰动了整个罗马尼亚文坛。人们争相购买传阅,报刊纷纷介绍评论,一时间,几乎所有阶层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世上亲爱的人》。然而,残酷的命运未能容许作者充分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小说出版仅仅几个月后,作者竟出乎意料地去世了,年仅五十八岁。于是,这部“罗马尼亚二次大战后受欢迎,为流行的长篇鸿作”便成了作者的“临别之言”。
《世上亲爱的人》在形式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创新。引起评论界关注的则是它巨大的容量。表面看来,这是一部描写爱情悲剧的小说,但仔细一读,读者便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部“无所不包”的鸿著。整部作品就象一座庞大的立交桥,各种阶层的人物,各种社会环境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在此交汇通过。在这部长达一千二百页的作品中,作者的笔自由驰骋,从主人公的书房到斯大林的办公室,从大学教研室到作家联合会的会场,从酒吧到妇产科病房,从监狱到灭鼠队,就这样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苦难的十年”中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全景。作者意在通过描写特定时期中一个普通人的悲剧来揭示整个民族的悲剧,因为个人的命运是和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在罗马尼亚,描写“苦难的十年”的作品比比皆是,但以文学的形式如此全面地反思那个不正常的时代则为普雷达首创。小说家实际上承担起了历史学家的重任,而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艺术是抗拒不完美现实的一种方式,亦为创造替代现实的一种尝试,这种替代现实拥有各种即便不能被完全理解,亦能被充分想象的完美征兆。”这段话适用于所有在黑暗中生活或生活过的作家和艺术家。在黑暗中生活,也就是在禁忌下生活,也就是在夹缝中生存。夹缝中的生存需要勇气、坚韧和忍耐,更需要一种有效而智慧的表达。时至八十年代,罗马尼亚小说已经成为一股成熟而又难以阻挡的力量,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自己隐秘却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毕竟处于欧洲文学的包围之中,毕竟有过六十年代的敞开和储备,即使在专制时代,罗马尼亚的文学生态也并不像如今某些西方人士所描述的那么糟糕、恶劣,并没有出现过如中国“文革”那样万马齐喑的局面。用小说家格奥尔杰·克勒齐恩的话说,“那时,虽然压抑,但还可以忍受”。文学,我们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始终在那片国度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作家一直在不断地出现。
一九八九年年底,像东欧其他国家一样,剧变之风暴同样降临罗马尼亚。剧变后,罗马尼亚开始朝市场经济转变,文学不断地被边缘化,不少作家的创作也陷入困境。这是个相当艰难的过渡时期。全球化和商业化同样冲击着罗马尼亚文化。在资本横行的时代,诱惑和困惑,机遇和挑战,几乎同时存在着。如何保护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如何体现小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何为陷入困境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是许多罗马尼亚作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罗马尼亚现当代小说就在如此的历史、文化和政治风云中走过了百年发展历程。
综观罗马尼亚二十世纪小说,长篇小说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许多作家都以长篇巨制获得影响和声名,从而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利维乌·雷布雷亚努的《伊昂》《绞刑森林》和《起义》,米哈伊尔·萨多维亚努的《马蹄铁·尼古阿拉》《安古察客栈》《斧头》,马林·普雷达的《莫洛米特一家》和《世上亲爱的人》(三卷本)、乔尔杰·博勒耶泽的《两天的世界》、尼古拉·布雷班的《患病的动物》、欧金·乌力卡罗的《乌村幻影》等长篇小说就是绝好的例子。
这些优秀的小说家除去长篇小说,同时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短篇小说。此外,在百年历程中,有一批作家,立足于主流之外,不求名利,只顺从文学和内心的呼唤,孜孜不倦地从事着短篇小说的创作。他们将笔触伸向日常生活,伸向内心和情感世界,关注普通人物,关注所谓的“琐碎题材”和“微小主题”,或者充分调动想象,以象征和寓言手法迂回地反映生活和世界。他们重视文学形式,重视叙述角度和手法,重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把艺术价值放在首位,同时也并不忽略社会效应、道德力量,以及同现实的连接。通过文学探索和实验,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日常灰暗的抗衡,对教条、空洞和专制的反叛,也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动力。安东·霍尔班、诺曼·马内阿、阿德里安娜·毕特尔、勒兹万·彼得雷斯库、米尔恰·内德尔丘、斯特凡·阿果彼安、索林·普雷达便是他们中的代表性作家。尽管文学追求相似,但他们各自的写作又呈现出了强烈的个性色彩。有些人选择寓言体写作,曲折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比如阿果彼安的《兵法》。有些人深入内心挖掘、探幽,呈现种种令人惊异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比如安东·霍尔班的《祖母正在死去》、欧金·巴尔布的《新娘》、诺曼·马内阿的《毛衣》、欧金·乌力卡罗的《爱情故事》和索林·普雷达的《正方恋》。有些人注重语言和形式革新,用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来贴近社会和人心,以小见大,反映现实景况。米尔恰·内德尔丘就是这类作家的杰出代表。有些人善于将现实和梦幻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氛围,往往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充满人生蕴含,颇为耐人寻味。比如斯特凡·勃努内斯库的《从前的暴风雨》和玛丽娅-卢伊扎·克利斯戴斯库的《克洛丽丝》。还有些人用轻盈、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表达精致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比如格奥尔基·施瓦茨的《小小说选》和贝德罗斯·霍拉桑捷安的《精美食品四道》。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听出了各种语调,感到了各种气息,看到了各种风格。反讽,神秘,幽默,魔幻,沉重,哲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派,等等等等,正是这些写作上的差异,让他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对于文学而言,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而不同的声音的交融,便让文学有了交响乐般的丰厚,以及马赛克似的绚丽多彩。
我向来对“大国文学”和“小国文学”这一概念保持警惕甚至怀疑的态度。大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学的优越;而小国,也并不见得就意味着文学的贫乏。事实上,在读了太多的法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之后,我一直十分地期盼能读到一些小国的文学,比如非洲文学,比如北欧文学,比如中东欧文学,其中当然包括罗马尼亚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些文学中,或许还有一种清新的气息,一种质朴却又独特的气息,一种真正属于生命和心灵的气息。而全球化背景,恰恰极容易抹杀文学的个性、特色和生命力。
然而,语言的障碍却明显存在着。因此,我不得不承认大语种文学和小语种文学这一现实。这一现实,更多地体现的,是文学在流通上的尴尬。这也就让小语种文学显得格外难得和珍贵。而罗马尼亚文学无疑属于小语种文学,或者,更严谨地说,非通用语种文学。
爱,孤独,温情,迷惘,时空,寻找,婚姻,家庭,生存,抵抗,战争,异化……所有人类的普遍主题,在这些小说中,你都能发见。当许多作家在解构意义时,罗马尼亚一些作家却在努力地建构意义,建构诗意,建构文学本身的魅力。这是个动人的姿态。文学是能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增添魅力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魅力的一部分。
《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罗马尼亚20世纪小说精选》中,有几篇作品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有几篇创作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作品都创作于近三四十年。由于版权、资料、篇幅等因素限制,不少重要作家的代表性小说没能收入。因此,需要说明的是,这部选集显然无法全面反映罗马尼亚二十世纪小说的面貌。它只是个相对的、带有遗憾的、敞开的选本。但通过它,我们多多少少能听到一些来自多瑙河畔的小说之声,多多少少能对罗马尼亚二十世纪小说有一些真切的了解。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写于北京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藏书馆(285+)
- txt(262+)
- 差评少(294+)
- 好评(658+)
- 内涵好书(62+)
- 强烈推荐(566+)
- 好评多(151+)
- 一星好评(68+)
- 种类多(497+)
- 下载快(252+)
下载评价
- 网友 印***文: ( 2024-12-23 04:45:30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曾***玉: ( 2025-01-11 17:47:1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石***烟: ( 2025-01-07 06:52:0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沈***松: ( 2025-01-14 08:59:0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康***溪: ( 2025-01-01 16:53:22 )
强烈推荐!!!
- 网友 索***宸: ( 2025-01-01 19:30:3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利***巧: ( 2025-01-13 18:17:3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25 12:17:2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田***珊: ( 2025-01-16 10:55:3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喜欢"(蓝色东欧)裸浴场上的交响音乐会"的人也看了
- 正版 海南旅行Let's Go 海南旅游书籍 国内自助游书 旅游攻略书 自助游 海南海南旅游完全指南-悠生活·旅游大玩家 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显微镜下的生命微生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978756063188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9787117180542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娃哈哈区域标杆:豫北市场营销实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CAXA制造工程师2015技能课训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镇江 吴林森 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数据结构应试指导(本科)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新编高中数学奥赛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