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豆瓣年度书单】多谈谈问题 单读33 吴琦主编 单向空间 单向街访谈许知远 锺叔河 戴锦华 景凯旋 罗新 项飙 互联网生态漫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2023豆瓣年度书单】多谈谈问题 单读33 吴琦主编 单向空间 单向街访谈许知远 锺叔河 戴锦华 景凯旋 罗新 项飙 互联网生态漫画精美图片

【2023豆瓣年度书单】多谈谈问题 单读33 吴琦主编 单向空间 单向街访谈许知远 锺叔河 戴锦华 景凯旋 罗新 项飙 互联网生态漫画电子书下载地址

》【2023豆瓣年度书单】多谈谈问题 单读33 吴琦主编 单向空间 单向街访谈许知远 锺叔河 戴锦华 景凯旋 罗新 项飙 互联网生态漫画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23豆瓣年度书单】多谈谈问题 单读33 吴琦主编 单向空间 单向街访谈许知远 锺叔河 戴锦华 景凯旋 罗新 项飙 互联网生态漫画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18675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3
  • 页数:432
  • 价格:31.84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0:45:40

内容简介:

第33辑《单读》由九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行动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这些问题关乎 我们置身其中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遍的情绪低落、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关乎个人如何从 小的单位开展重建。在这个“下沉年代”,相信“提出问题,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

本辑单读 增设漫画栏目,将纸面交给年轻的漫画作者们,表达新一代人的“半自由”生活体验。


书籍目录:

许知远×锺叔河: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 但是寻找真理与时代无关

郭玉洁×戴锦华: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

柏琳×景凯旋:在人性残缺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罗新×杨潇:太多人滥用历史, 历史学家应该监督对历史的叙述

范西林×项飙、迈克尔?桑德尔: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陷阱

吴琦×吕植:人应当有取舍,保护环境应当讲公平

晓宇×劳东燕:法律的核心问题是, 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可能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叶三×思想史万有引力:我就想追求一些纯粹的无用之学

放画:一半的自由 勾食、義虎、易达等


作者介绍:

锺叔河,1931年生,湖南平江人,定居长沙。曾任《新湖南报》编辑、记者,1957年被划为右派, 公职。此后以做工糊口,但仍不废读书。1970年因言论被捕入狱,1979 年平反出狱后拒 回报社,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工作。 1982年评为编审,1984年任岳麓书社总编辑,1988年调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直至离休。1994年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著作有《走向世界》《从东方到西方》《锺叔河散文》《念楼学短》《学其短》《笼中鸟集》《小西门集》《与之言集》《儿童杂事诗笺释》《锺叔河书信初集》等。编订和主持出版的作品有“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周作人散文全集》《曾国藩往来家书》等。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十三游》主创。出版书籍包括《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游荡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韩等多种版本。

  戴锦华,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以及女性文学。参与建立了 个电影史论专业,并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建立 个比较文化研究室。著有《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电影批评》等。

  郭玉洁,媒体人,专栏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财经》记者、编辑,《生活》《单向街》(后 名为《单读》)主编,《Lens》主笔,路透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家,《界面?正午》联合创始人,《正午故事》主笔。2011年前往 东华大学攻读创意写作学位。著有非虚构作品合集《众声》。

  景凯旋,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同时关注东欧文学的翻译和研究。著有《唐代文学考论》《在经验与超验之间》《再见那闪耀的群星:唐诗二十家》等,译有《为了告别的聚会》《生活在别处》《我快乐的早晨》《地下:东欧萨米亚特随笔》等。

  柏琳,独立记者,青年作家,目前正进行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文化写作。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黑毡上的北魏皇帝》《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等,著有《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等。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新华社、《南方人物周刊》《时尚先生Esquire》, 2013—2014哈佛尼曼学者。从2010年起周游世界,尝试一种融合时事、历史、智识讨论与人文地理的叙事文体。作品两次获得《南方 》年度传媒致敬,三次获“腾讯”华语传媒年度盛典单项奖。出版个人作品集《子弟》、长篇非虚构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 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 哲学家,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索邦大学客座教授,牛津大学博士。桑德尔是社群主义代表人物,坚持批判自由主义的个人观,反思公共生活与公民问题,其代表作《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被翻译成27种语言,畅销 并引起热议。美国政治学会授予其特别成就奖,《外交政策》评选他为“ 杰出思想家”之一。桑德尔致力于“公民教育”的通识理念,他的传奇公开课《公正》是哈佛大学历 累计听课人数 多的课程之一,也是哈佛大学 门在网上免费开放的课程。

  范西林,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哲学(PPE)大三学生,2022牛津中国论坛副 。

  吕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致力于自然保护的研究与实践的连结,寻求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基于证据的实用解决方案。她长期在中国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开展大熊猫、雪豹等濒危物种的研究,观察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互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许知远:如果您对年轻人有意见或者建议的话,成为一个人 重要的是什么?要坚持什么, 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什么?锺叔河:首先,我没有什么资格可以向年轻人说教。因为作为个人来讲,不论从什么意义上来讲,我都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我的一生是很坎坷的,我也没有 多的经验可谈。我平常翻来覆去讲得比较多的就是如果有可能,多读一些书,多看一点书。我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也没有什么建议应该读哪一类的书、要读谁的书。我认为,凡书是所有的书,只要是书便可读。有些是不能称之为书的,关于这个我们就不再展开去谈了,书多看总是有益的。当然看书也还是要动脑子,不 是眼睛的劳动。中国有一句老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原来在国立师范学院的时候,师生办过一个刊物叫作《学与思》,这个名字就是从这句话来的,取得很好,多看书只能算“学”,但是还要去“思”。 所有的历史,都不会按照公式去进行,每个 和每个人是一样的,都有它的个性,走的都是特殊的道路。有一些时候,一些偶然的人,或者偶然的事情可以影响历史几百年,这是我们做不了主的事情。好比我生来是锺昌言的儿子,这个我是没有选择的自由的。你还很小,到我这个时候还有四五十年,你还会看到很多东西。而且我认为它是一个加速度,历史的变化不是匀速的运动,而是加速度的运动,将来你会看到很多变故,也会经历很多事情,到那个时候你会回想起 我们的谈话。 ——《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但是寻找真理与时代无关》郭玉洁:这样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悲观?如果说这是一个 性的情感结构,它不仅已经形成,而且如此庞大,不仅存在于网络上,也在现实中发生作用,我们身处其间,似乎也并不存在逃离的可能,还有什么别的可能性呢?戴锦华:……而就我保持持续、相对近距离观察的网络文化场域而言,我的思考形成了两个描述,而它们彼此间又形成了某种接续,透露出某种变化。

    其一,我称之为“自我催眠、自我说服”。类似体察首先来自我对经过规范并出圈的网络文学、其中的亚文化脉络的阅读。 初的体认,是我在其中读到了某种结构性的共同,那便是对秩序、对既存秩序的尊重。秩序的维系,成为叙述的结构与意义的先设。其中有趣之处在于,这份尊重,并非出自由衷的认同和确信,而是出自对秩序崩解的恐惧。在多种各类文本中,既存秩序并非 稳固、人性合理,而经常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沉重酷烈。但尽管如此,它仍确信尝试变革秩序可能造成失序和灾变。因此,成为文本叙事与意义结构先设与共识的,与其说是对秩序现实的倾心认同,不如说是对社会变 的拒 和否定。我曾经谈到过,我 初接触的所谓女性向的古(代)言(情)与古(代)耽(美)中,对“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引用率之高,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从网络文学伴随互联网莅临中国而萌生,到全盛状态,某些通常被归类在男性向之下的玄幻、魔幻小说写作,其中不时包含了一种 性的力量或一组超然性的角色的设置,其设定功能通常不是匡扶正义、惩恶扬善,而是对诸社会势力间的相对平衡的维系,以期达成既存秩序状态的延续。江南的《九州?缥缈录》里的天驱武士可谓始作俑者。这组曾被我戏称为中国的“圣殿骑士团”的角色,显然服务于迥异的意义与功能。而在类似文本的影视剧改编中, 为“积极”的例子诸如《琅琊榜》:仍是在 保有既定秩序、权力结构的前提下,置换具体的功能单元的占据者——明君换昏君,清官换贪官,兄友弟恭换骨肉相残;于是,成就一个既有秩序修复后的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海晏河清。(后面这个词组,同样是相关网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HE /大团圆结局的必需内容。)你或许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的“补天情结”去理解类似的设定与症候,但我 倾向于强调其中强烈的自我说服、进而自我催眠的意味,因为即使在明确的类型写作或架空拟古书写当中,许多流行文本仍表现出诸多作者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体认,对权力逻辑的明敏窥破,对世间之不公不义的展露。然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凸显了对实施社会变革所可能造成、经历的动荡、失序的巨大恐惧。叙事过程事实上成了某种经由自我说服而说服人的过程。故事展露了不如人意、甚至不堪重负的现实,但同样有力、甚至 有力地铺陈改变的意图与尝试,只能引起 大苦难的降临。于我,这仍可能在关于20世纪/ 的年代的历史记忆层面上获得解释。……——《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柏琳:听您这么说,我突然思考起学问对人生命的意义来。就说文学吧,我可不认为文学是“学问”,我会说,文学就是人学。可是问题是,我们 还需要文学吗? 景凯旋:我们仍然需要文学, 的世界正在发生剧变,新冠大流行、俄乌战争和 气候,都是 的,意味着世界将不会再回到过去的 化时期,即和平和发展的时期。前些年曾有一个词:小时代。所谓小时代就是和平和多元的时代,是普通人想要过的正常生活。但是,这个时代结束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大时代,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这个意义上,我感到一个文学的时代又到来了,这是因为各种社会人文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新闻学、甚至哲学,其特征都是求同,只有文学是求异,其评价标准是它的独特性。大时代迫使人们面对同样的问题,要求人的同一性,而正如布罗茨基所说,文学教给我们的是人之存在的孤独性,在艺术走过的地方,在诗被阅读的地方,人们会发现异议取代了期待中的赞同。当其他学科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结论的时候,文学是个体维护其独立性的 的堡垒。此外,处在一个大时代中,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诗比历史 真实”也会有 深的体会,即以唐诗而论,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是一个大事件,盛唐从此衰落下去,但无论有多少史家记录和描述这段历史,都远不及杜甫的“三吏三别”、《北征》《羌村》给后人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和人性表现。正如王鼎钧说的,“大人物属于历史,小人物属于文学”,“历史记得一将功成,文学记得万骨枯”。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杜甫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成为不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我的意思是,小时代没有时代的强烈问题,也没有人性的大冲突,就像流行文化和商业广告提供给我们的世界面目,它迎合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永远宣扬的是相似的成功学,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力,这或许也是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没有产生文学巨作的原因吧。因此,就文学创作来说,当今的动荡不安也许是一个 的时代,我期待会有文学巨作产生,深刻地表现这个时代的危机,拓宽文学探索人性的边界。

    ——《在人性残缺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原文赏析:

我有一个基本观点,社会的文明和社会的开放的程度,毕竟还是在慢慢进步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正因为传统悠久,有可以自傲的传统文明,所以它的保守性也是特别强的,我们走向全球文明的道路会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使所有人的思想现代化起来。讲起来会发现,有人觉得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的人的思想当然是现代化的思想,那不见得,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此,不一定。回到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人的口号,其实并没有过时,梁启超讲的“作新民”是要提高全民的常识和理性。我记得朱正跟我说过一句话,他自己不一定还记得。1957年“反右”以后,接着搞过一个运动叫“除四害”,每个人每天要交上多少蚊子、苍蝇。朱正和我两个人在一起就说,这种事作为全民运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上班,大家晚上都不睡觉去捉蚊子、捉苍蝇,提不完的,蚊子滋生的环境没有改变。另外一个人就说,我们现在这些人,如果有一半的人像我们这样认识,这个运动自然没有了。我认为这个话就说到了点子上,我不可能去反对这个运动,我不动可以吧?我装病,我病了,我睡在床上,不上班。假如我们都有这个认识,我不干这个事情,全国人民都不干,自然就干不了。这里有些人不仅是干,而且他还更积极,领导讲消灭一个,他还要消灭十个。有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现实。这有什么办法,就要尽力去启蒙。我讲一句真心话,我是觉得我写的每一篇文字,哪怕是一则短文,我都是希望能够尽量起一点作用。当然,我的水平只有那么高,我的文笔只有那么好,不可能起到很多作用,但是,我是朝着那个方向在努力。我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不需要赚钱,家具不要更新,我的衣裳也不要更新了,我穿不烂这件衣服了。


戴:换个角度,我也在网络文化空间中观察到某些变化的发生。你知道,近年来我持续阅读网络小说,关注广义和狭义的同人文化、粉丝一偶像现象、游戏群落的生成和涨落。有的是通过大量阅读,有的是通过潜水旁观,有的是通过年轻朋友们的导览、他们的经验和研究,去尝试新的文化样态、文化现场以获得某种观察——毫无疑问,是外在的观察。因为我发现,或者说深深地体认到,存在于我和他们之间的,不再只是知识、趣味的不同,而是情感结构的巨大差异——我们不再共享对我来说基本的情理和逻辑。因此,我深知,我的观察只能是外在的,在我自己的知识、感知结构的限定之内。

的确,我绝不是要将自己的恶趣味合法化。(笑)我原本也是一个所谓的在“高雅”文化之畔同时享有许多“低俗”乐趣的文化人。但外在地观察新的网络流行文化,确实始料未及地遭遇一个丰富的文化现场,目击、碰触、(自以为)体认到不止一个“新世代”及他们的文化、心理的进路。我享有了某种始料未及的获知的快乐。

包括误判和出糗的时刻:我曾颇为自得地宣称,我网络言情和耽美小说的阅读量可以“碾压”绝大多数的读者、粉丝或专家,很快我发现,这几乎可以视为无知者的妄言。在我此前的学术生涯中,人们可以有把握地宣称对某一课题、某一场域实现了无死角的覆盖,近乎穷尽了相关的史料、素材、文本。而数码介质、网络生态则改变或曰取消了类似诉求和设定的前提。因为任何类型、任何主题或领域里,新的素材和文本都在持续地海量涌流中,没有人可以穷尽任何网络文化对象。


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普通学生的应对方法,冷静地、勇敢地从这种拜物教中走出来,珍惜自己的人生,去享受你想做的事情。第二,认识到维持这种拜物教的社会机制,拜物教会主导我们的社会生活及自我认知,其中一个严峻的后果就是同质化。他们告诉你,这是你掌控人生的最好方式,其他活法都不重要。


我们要在自己定义的价值体系里,体验到不断积累、丰富、前进、变化的感觉,只要这种体验能贯穿在生命里,无论你做什么,你都会在不可避免的生命之苦之外,体验到活着的感觉,并且想要好好活着


我认为历史就是一场竞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察、不同的记忆、不同的感受之间的竞争。如果说有历史穿透力,我想说,那只是因为更多的人有同样的感受而已,这些感受没有被表达出来,声音被覆盖、被压制,现在有一个人把这个声音发出来了,我们会感激他/她,说那是有历史穿透力。


打开任何新媒体的界面, 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老媒体的“墓碑”:电话成了通话功能的logo,胶片成了电影的logo,黑胶唱片成了音乐的logo,麦克风成了录音功能的logo——极为直观的坍缩。

海量网络信息的涌流,令任何社会立场,哪怕是极为荒谬的立场,获得充分理据和例证;而同气相求的社群状态相互加盟、背书,则给予你充分的自信和确定。反思的缺席,令人们亦难于追问支配了自己立场与判断的利益结构。于是,你可能体认到的只是、只能是自己的真理性和对手的悖谬。

重要的不再是或不仅是对某位作者、偶像的忠诚度或对主导文本的热爱、熟悉或占有,而是社群活跃度、贡献/“产粮”(生产同人作)的多寡和质量。

种种以游戏为上游/源头的网络流行文化开始发生、繁衍:不仅是网络写作中的“无限流”——借重游戏的基本模板“打怪升级”,以形成多文类类型的穿行和串联;而且是疫情期间“网飞”(Netflix)制作的一部轰动文本,连续剧形态的《鱿鱼游戏》。此剧以“大逃杀”游戏为故事逻辑,以东北亚地区的童年游戏的诸集设置,触及了今日世界的种种负债者/新弃民的现实状态。因此,它既是游戏的衍生,又是对游戏的基础或底层逻辑的曝光。

在类似文本的影视剧改编中,最为“积极”的例子诸如《琅琊榜》:仍是在完全保有既定秩序、权力结构的前提下,置换具体的功能单元的占据者一明君换昏君,清官换贪官,兄友弟恭换骨肉相残;于是,成就一个既有秩序修复后的太平世界,朗朗乾坤,海晏河清。(后面这个词组,同样是相关网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HE/大团圆结局的必需内容。)你或许可以从传统文化中的“补天情结”去理解类似的设定与症候,但我更倾向于强调其中强烈的自我说服、进而自我催眠的意味,因为即使在明确的类型写作或架空拟古书写当中,许多流行文本仍表现出诸多作者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体认,对权力逻辑的明敏窥破,对世间之不公不义的展露。然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凸显了对实施社会变...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第33辑《单读》由9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这些问题关于今日我们置身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通人精神的迷茫、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关于个人如何从最小的单位开展重建。在这个“下沉年代”,相信“提出问题,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

本辑单读首次增设漫画栏目,将纸面交给年轻的漫画作者们,表达新一代人的“半自由”生活体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快捷(422+)
  • 内容齐全(383+)
  • 方便(465+)
  • 书籍完整(548+)
  • 目录完整(131+)
  • 好评多(230+)
  • 图文清晰(249+)
  • 四星好评(613+)
  • 三星好评(505+)
  • 强烈推荐(452+)
  • 推荐购买(462+)
  • 已买(668+)
  • 五星好评(77+)

下载评价

  • 网友 辛***玮: ( 2025-01-05 02:44:20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通***蕊: ( 2024-12-29 06:19:56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5-01-08 06:37:18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隗***杉: ( 2025-01-13 17:23:4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宫***玉: ( 2025-01-05 08:43:36 )

    我说完了。

  • 网友 利***巧: ( 2024-12-19 23:00:35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陈***秋: ( 2025-01-04 11:14:1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芳: ( 2024-12-31 18:38:57 )

    五星好评

  • 网友 冉***兮: ( 2025-01-03 08:55:0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索***宸: ( 2024-12-27 14:18:2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益***琴: ( 2024-12-24 21:12:0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詹***萍: ( 2024-12-31 04:32:1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戈***玉: ( 2025-01-02 07:17:57 )

    特别棒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