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宝库 -艺伎回忆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0:36:21

艺伎回忆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艺伎回忆录精美图片
》艺伎回忆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艺伎回忆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1593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0:36:21

寄语:

章子怡、巩俐主演奥斯卡获奖影片原著、国际超级畅销书、一部揭开日本艺伎隐秘生活的奇书


内容简介:

阿瑟·高顿编*的《艺伎回忆录(精)》讲述了, 从渔家孤女千代到京都名艺伎小百合,她的命运,如 同漂浮在潺潺流水上的片片落花,永远无法预知未来 的方向。优雅而精致的艺馆是富人声色犬马的天堂, 却也是小百合每天要直面风刀霜剑的地方。将军、男 爵、会长、医生……男人们或贪婪或深邃的目光,织 成了一张她赖以生存又难以挣脱的网;“妈妈”、初 桃、豆叶、南瓜……女人们或落井下石或慨然相助的 双手,撑起一方危机四伏的舞台,纵然如履薄冰,小 百合也惟有满含微笑,盛装登场。

生存在夹缝中,小百合的心里总还有个角落,藏 好了一段或许永远无法兑现的爱情。当所有不可思议 的故事次第上演,当智慧与耐心逐渐**美貌而日益 凸现,奇迹是否终将诞生?那个梦里呼唤过千次的身 影,是否终将浮现在繁华落尽的地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作者介绍:

阿瑟•高顿,美国作家。1956年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毕业于哈佛学院艺术史系,专攻日本艺术。阿瑟•高顿于198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史硕士学位,并兼修中文。在北京大学进修一个夏季之后,他到东京工作。回到美国后他在波士顿大学获英文硕士学位。

1997年,阿瑟•高顿出版他历时六年创作的部长篇小说《艺伎回忆录》,引起巨大轰动。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逗留两年,仅英文版销量就超过五百万册,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出版。

2005年,美国导演罗伯特•马歇尔将该书改编为电影。影片由章子怡、巩俐、杨紫琼以及日本演员渡边谦、役所广司、桃井薰等出演,获得奥斯卡三个奖项(*摄影、*艺术指导、*服装奖)。

《艺伎回忆录》也是阿瑟•高顿迄今一部小说。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设想一下:在一问可以俯瞰花园的安静房间里, 你我二人边啜饮着清香的绿茶,边谈论某件早已逝去 的往事,我对你说:“那天下午我遇见什么什么的… …是我一生中美好、却也是糟糕的一个下午。” 我想你也许会放下茶杯说:“等一等,现在你指的是 哪一个下午?是好的,还是糟的?因为一个下午 不可能既是好的又是糟的!”本来我也该嘲笑自 己糊涂,并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但事实是,我遇见 田中一郎先生的那个下午,确实是我一生中美好又 糟糕的一个下午。他在我眼中是如此迷人,甚至他 手上的鱼腥味也好像是某种香水。如果我没有认识他 ,我肯定不会成为一名艺伎。

  我不是生来就要被培养成一名京都艺伎的。我甚 至并非出生在京都。我是渔夫的女儿,来自日本海附 近一个叫养老町的小镇。在我一生中,没有几个人听 我提过养老町,或是我家的住房、我的父母和我的姐 姐——更不用说我是如何成为一名艺伎,当一名艺伎 是什么滋味。大部分人会臆测我的母亲和祖母都是艺 伎,我从断奶后就开始接受舞蹈训练,如此等等。而 事实是,多年前的一天,我在给一个男人倒清酒时, 他偶然提到他上周刚去过养老町,哦,我就像一只小 鸟,飞越大洋后忽然遇见了知道它老巢的人,我是如 此震惊,抑制不住激动地说: “养老町!天,那就是我长大的地方啊!” 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的脸色明显地发生了一系列 变化。他尽力想挤出一个笑容,但未能成功,因为他 无法掩饰自己吃惊的神色。

  “养老町?”他说,“你不会是说真的吧?” 长期以来我已经练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微笑,我 称之为“能剧的笑脸”,因为它就像能剧里所用的面 具,表情是僵硬的。它的好处是男人们可以将它解释 为任何他们想要的表情;你可以想见我会多么经常地 用到它。当时我认为自己好亮出这样的笑容,当然 它也即刻见效了。他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将我为他斟 的清酒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我确信他笑是放松 的缘故而非其他。

  “那种念头!”他说着又大笑起来,“即你是生 长在一个像养老町那样的垃圾堆,就像是用水桶泡茶 一样荒谬!”接着他再次大笑着对我说:“这就是你 如此有趣的原因,小百合小姐。有时候你几乎让我相 信你的那些小玩笑是真的呢。” 我不太喜欢把自己想成一杯用水桶泡出来的茶, 但我觉得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比方倒是很恰当。毕竟 ,我确实是在养老町长大的,谁也不会说那是个吸引 人的地方。几乎没有人会去那里观光。至于当地的居 民,他们则是从来都没有什么机会离开。你大概会奇 怪我自己是如何得以离开那儿的。我的故事就要从这 一点讲起。

  在养老町这个小渔村,我住在一个我称之为“醉 屋”的地方。房子靠近一片峭壁,从海上来的大风整 日刮个不停。孩提时代的我觉得大海好像是得了重感 冒,因为它总在呼哧呼哧地喘气,打个大喷嚏就会掀 起阵阵巨浪——就是说狂风总会伴随着大浪。我认为 我们的小房子一定是非常厌恶大海时不时正对着它的 脸打喷嚏,为了避让,它决定朝后倾斜。要不是我父 亲从一艘破渔船上砍下一根大木头撑住屋檐,房子大 概早就坍塌了。可是这么一来,房子看上去就像一个 喝醉酒的老头倚靠在他的拐杖上。

  在这座晃晃悠悠的房子里,我的生活也有点一边 倒,因为从幼年起,我就很像我的母亲,几乎一点都 不像我的父亲和姐姐。母亲说这是因为我和她两个人 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确实,我们都有一双同 样特别的眼睛,这种眼睛你在日本几乎看不到。和其 他人深棕色的眼睛不同,我母亲的眼睛呈一种半透明 的灰色,我的眼睛和她的一模一样。我还很小的时候 就告诉母亲,我认为有人在她的眼睛上戳了一个洞, 里面的墨水都流干了,她觉得我的想法很滑稽。算命 先生们都说她的眼睛颜色那么淡,是因为她命中带了 太多的水,多到几乎着不见其他四“行”——他们解 释说这就是她的五官如此不协调的原因。村里人常说 ,她应该要长得非常漂亮才对,因为她的父母都很好 看。这么说吧,一只桃子味道很可口,一个蘑菇的滋 味也很鲜美,但你不能把这两种味道融合在一起;造 物主却在她身上玩了这样一个可怕的把戏。她继承了 她母亲翘翘的嘴巴和她父亲有棱有角的下巴,给人的 印象就是一幅精致的画配了一个太过笨重的外框。她 那对可爱的灰眼睛被一圈厚密的睫毛围着,准是遗传 自她的父亲,但这却让她看起来像受了惊吓。

  我母亲总是说,她嫁给我父亲,是因为她命中水 太多,而我,义亲则是命中带了太多的木。了解我父 亲的人马上就能明白她在说什么。水很快从一个地方 流到另一个地方,并且总是能找到一个缝隙去把它填 满。另一方面,木则牢牢地扎在土地上。对我父亲而 言,这是件好事,因为他是渔夫,命中带木的人在海 上是比较安心自在的。事实上,我父亲在海上比在任 何别的地方都觉得自在,他从不远离大海。即使洗完 澡,他身上还有一股海腥味。不出海捕鱼的时候,他 就坐在光线昏暗的前屋地板上补渔网。如果一张渔网 是一只正在熟睡的动物,那照他干活的速度,他甚至 永远也不可能唤醒它。他做什么事情都是这么慢慢腾 腾。甚至当他要摆出一副专注的样子时,你可以在他 重新调整好表情的时间里跑出去排干一盆洗澡水。他 的脸上布满!皱纹,他在每一道皱纹里都藏进了忧虑 或者别的什么情绪,弄得这张脸已经不再像他自己真 正的脸,倒更像是一棵所有的枝条上都布满鸟巢的树 。他不得不一直挣扎去维持一种平衡,因而看上去总 是疲惫不堪。P1-3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艺伎回忆录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艺伎回忆录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艺伎回忆录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人要跌倒很容易吧?”

  良江喃喃自语。雅子深表同情地望着她。

  “没错,接下来就像刹车坏掉的自行车一样,一直冲下坡。”

  “谁也无法阻止它?”

  “只要撞上东西就会停住了。”

  良江因恐惧而颤抖了。她们究竟会撞上什么?前面的转角处会有什么在等待着?


  她想到孩提时代,一家人到南京旅行的事。在当地的战争博物馆里,她见到可怕的蜡人像,是日军屠杀老百姓的场面。佐竹的沼泽,潜伏在沼泽底部的东西,也是这么可怕的过去。


“不过,我可没有什么能力。”

“你有。你不想改变人生吗?”

“怎么不想呢?可是……”

“如果想,就有能看到的东西。”

“能看到什么?”

“自己的命运。”

“什么是命运?”

“因为人总有不能如愿以偿的东西,那就是命运。”


“我说你呀,也太不尊重死者了。”良惠生气地说,“你像魔鬼一样,我真不知道你是这种人。”

“死者?”雅子给健司脱下鞋,边往袋子里放边回答,“我想这仅仅是个东西。”

“东西?这不是人?你在说什么呀?”

“原来是人,但现在是个东西。我是这样认为的。”

“那不对。”良惠表现出少有的气愤,声音有些颤抖,“那么,我每天服侍的婆母是什么?”

“是活着的人,但是……”

“不对,这个男人如果是东西,我婆婆也是东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活着的人是东西,这具尸体也是东西。所以,是没有差别的。”

也许没有吧?雅子觉得像是受到良惠话语的启发似的,想起今天早上在停车场打开后备厢时的事。当时天已亮,正下着雨,自己与所有活着的人,不断变化着,但是尸体却不能变化,所以才把尸体考虑为东西,那是在极端恐惧下的一个最合适的想法吧。

“所以呀,说活着的人是人、尸体是东西的说法,是你的想法出了差错。太傲慢了吧?”良惠说。

“你说得对,所以我才能感到轻松。”

“为什么呀?”

“因为我感到恐惧,就故意地把他当成物体,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认为和我是一样的人,也许就能做了。”

“我说,人啊,要倒下,可真容易啊。”

良惠嘟囔着说,雅子很可怜地盯着她。

“是的。就像车闸坏了的自行车在下坡路翻车那样。”

“那是谁也难以阻挡的吧?”

“如果和什么东西相撞,就能停止。”

“不过呀,我倒是想过……”良惠深有感触地插话,雅子和邦子注视着她,“我这样说,可能会被认为是蠢话。我想死者也许也会感到高兴呢!以前我一听说肢解人体就会认为那是极端残忍的事。可是,现在则认为那个想法是不对的!

高水平的碎尸是郑重处理死者的一种方式呀。”


良惠拧下一个大的,放到雅子手里。这个家已陈旧,女主人已疲惫不堪,但栽的西红柿却撑紧了皮,鲜亮,饱满。雅子拿着西红柿,沉默了一阵子。

看到没放衣物就旋转的洗衣机,雅子想到了生活毫无价值的自己。恐怕在家里也是白忙活。如果那样,自己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而劳动?为什么而活着?想到自己消瘦,憔悴,没有归宿,雅子满眼泪水。

或许正因为如此,自己选择了上夜班,白天睡觉,晚上工作。使身体忙起来,累得筋疲力尽,拒绝思考。过着跟家人颠倒的生活,却徒增愤怒和悲伤。良树和伸树,谁都救不了自己。

或许正因为如此,自己越了界。那种绝望是渴望另一个世界。雅子终于明白了刚才还不知道的自己帮助弥生的动机。不过,在越了界的世界里,又有什么东西在等着自己呢?一无所求。雅子凝视还在抓着沙发、已经变白的手指。警察会来抓我,再加上想思索自己帮助弥生的真正动机,雅子的内心早已如乱麻一团。

看到十文字用车把纸箱拉走,良惠比喻恰当地说:“就好像是中山把做好的盒饭拉走了一样。”说完,两人大笑了起来。

可能是自己相邻的那条生产线生产的牛肉盒饭。从肉的排列来看,显然是一个新手干的。邦子高兴地认为,因为新手还跟不上传送带的速度,没有时间把肉均匀地拌开,所以牛肉比熟练工放得多。这样的盒饭让自己买到,是自己今天的幸运。邦子兴冲冲地数起牛肉的数量来,一共放了十一片。邦子嗤嗤地笑了起来。

要是师傅,六片牛肉就能把米饭全部盖住。

为了遮住给人类带来勃勃生机的朝阳,佐竹把阳台一侧的门关上,拉上遮光窗帘,屋里立刻又回到了夜晚的世界。

雅子盯着自己涨着青筋的双手,终于,她觉得这是她唯一感到温暖的地方


宫森和雄的父亲于1953年战后重新开始移民时,从宫崎县单身赴巴西。当时父亲只有十九岁,投奔在圣保罗郊外的日裔农场工作的亲戚,想干一番事业,落户在那儿。接受战后教育的年轻人和战前就赴巴西历经磨难的日裔移民观念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独立意识极强的和雄的父亲终于离开农场,在举目无亲的圣保罗街头彷徨。

在那儿,帮助他的不是连带关系很强的日裔人,而是一位好心肠的巴西人,一位理发师。和雄的父亲成了理发店的学徒,三十岁时接管了那家小理发馆。生活稳定后,他和一位名叫莫拉托的黑白混血姑娘结了婚,不久生下罗贝尔特和雄。

在和雄刚十岁时,父亲因事故早早去世,所以,和雄对父亲祖国的语言、文化几乎一无所知。留给和雄对日本的依恋,仅仅只是国籍和和雄这个名字。

有一天,已从圣保罗的高中毕业、刚在印刷厂工作的和雄,在街头看到一张广告,上面写着“招募赴日劳工,千载难逢的良机”。听说有日本国籍的日裔巴西人不用签证即可入境,只要自己喜欢就能长期呆下去,据说日本的经济很景气,缺少劳力,有许多空岗。

那是真的吗?问一问日裔的朋友,他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像日本那样富裕的国家。走进商店,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听说在日本一周的工资接近在印刷厂近一个月的工资。和雄为自己血管中流淌着的日本人的血液而感到万分自豪。他想不久将会亲眼看到父亲的故乡。

几年后,一个曾向和雄介绍过日本的日裔人开着辆新车出现在和雄面前。据他讲,由于想得到汽车,他在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工作了两年回来了。和雄打心眼里羡慕他。在巴西,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经济萧条仍在继续。用印刷工少得可怜的工资购车,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和雄决心去日本打工。如能坚持干两年,就能买车,如能吃大苦攒钱,房子也能买,而且,自己也想看看父亲的祖国。

和雄向母亲提出要去日本,他担心母亲会反对,但是,恰恰相反,母亲说:

去吧,妈支持你,即使语言不通,即使...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 全球狂銷五百多万册,三十二种语言国际畅销书

★ *一部描写艺伎这一日本特有女性职业的国际畅销书

★ 一个感人至深的女性成长、追寻自我与爱情的小说

★ 雄踞《纽约时报》等媒体六十一周畅销书排行榜巨作

★ 英國BBC“大阅读”*爱小说评选TOP100

★ 改编电影由哥伦比亚公司8500万美金打造,章子怡、巩俐、杨紫琼、渡边谦、桃井薰等中日巨星联袂出演

★ 影片获得奥斯卡奖三个奖项(*摄影、*艺术指导、*服装奖)


媒体评论

小说的叙述是人称的。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孤女在面临人生每一个转折时的惶恐与不知所措,她战战兢兢地往上爬,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她的世界,就是那样,小小的,却又是颇多磨折。

很喜欢书中的描写,对于那些美丽和服、物品、以及需要学习的礼仪、歌舞伎表演和周围景致的描绘,让人对艺伎的职业和当时的社会文化也多了一份了解,仿佛真的能看到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凝固在一张老旧的照片上。

当章子怡被日本人批评后又遭国人指责她在电影中那双蓝灰色的眼睛时,我从小说中得知这是高顿有意设置的,小百合从母亲那里遗传到的特别眼睛有一个相当东方化的命理解析——因为命中带了太多的水。这种议论纷陈的“蓝灰色眼眸聚焦下的艺伎之道”,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颇耐人寻味,但是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好像却有点世界大同的一致。


前言

前言

    1936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父亲带我去京都的一家戏院看舞剧表演。关于那个夜晚,只有两件事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件事是我和父亲是观众中的两个西方人;当时我们从荷兰老家来到京都才几个星期,所以我还未适应新环境,依然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文化疏离感。第二件事是我万分欣喜地发现在奋力学习日语几个月后,自己竟可以理解一些不经意间听到的只言片语。至于那些在台上跳舞的日本年轻女子,除了她们身上色彩鲜亮的和服还给我留下些许模糊的印象外,别的我一点儿都不记得了。我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远隔近五十年后在遥远的纽约市,她们中的一位竟会成为我的好朋友,并且向我口述她惊世骇俗的回忆录。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一直将回忆录视为素材。一本回忆录更大程度上是记载了回忆者所生活的那个世界,而非回忆者本身。回忆录和传记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忆者在叙述中不可能有传记作者那样清晰的视角。人物自传,如果确有其事,就好像我们询问一只兔子,让它告诉我们,它在田野草丛里跳来跳去时是什么样子。它怎么可能知道?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们想了解田野,则没有人比兔子更适合告诉我们有关田野的一切——只是我们应该牢记,我们注定会错过这只兔子受自身所限而无法观察到的那些事情。

    说以上这些话时,我很肯定,因为作为一个学者,我一生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然而,我必须承认,我亲爱的朋友仁田小百合的回忆录却迫使我重新考虑自己所持的观点。是的,她向我们描述了她所身处的神秘世界——相当于兔子眼中的田野,如果你想如此打比方的话。对于一个艺伎的奇异生活,或许没有哪份记录能比小百合所提供的更好。然而,她的回忆录也很好地描绘了她自己,《日本的璀璨珍宝》一书用一个很长的章节记录了她的一生,这些年来关于她的各种杂志文章也是层出不穷,但它们都远不如她的回忆录来得完整、精确和动人。看来,至少对于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对象,没有人能比回忆录作者本人更了解她自己。

    小百合能出人头地,很大程度上是机缘使然。其他一些女人也有和她差不多的际遇。著名的艺伎加藤由希——她俘获了J•皮尔庞特•摩根的侄子乔治•摩根的心,成为其在二十世纪头十年里的“流亡新娘”——也许从某些方面来看,她的经历比小百合更加不同寻常。然而,唯有小百合把自己的故事如此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她选择这么做纯属偶然。假如她一直呆在日本,她的生活会太过于充实从而导致她无暇编辑自己的回忆录。幸而在1956年,生命中的机缘使她移民到了美国。之后的四十年,她是纽约市沃尔多夫大厦的住户,她在大厦的三十二层为自己布置了一套雅致的日式居所。她在美国的生活依旧五光十色。她座上的常客有日本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商界人士——甚至包括内阁部长们和一两个黑道人物。我是在1985年通过一个熟人介绍才认识她的。作为一个研究日本文化的学者,我在那之前就已经知道小百合的名字,虽然我对她本人几乎一无所知。随着我们友谊的加深,她向我吐露了越来越多的心声。一天,我问她是否会允许自己的故事被公诸于众。

    “喔,雅各布先生,也许吧,如果是由你来记录的话。”她回答我。

    于是我们就那样开始了我们的合作。小百合很清楚自己情愿口述而非亲笔来写她的回忆录,据她解释,这是因为她是如此习惯面对面的谈话,以至于如果房间里没有人在听,她几乎就不知道该如何讲下去。我答应了,此后的十八个月里,我把她说的话记了下来。起初我对小百合的京都方言并不在意,直到我开始疑惑如何才能在翻译中把语言的细微差异诠释出来。不过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自己被她的世界迷住了。除了一些例外,我们都是在晚上见面,因为多年的习惯使夜间成为小百合思维活跃的时候。通常她喜欢在沃尔夫大厦的套房里工作,但不时地,我们也会在位于公园大道的一家日本餐厅的包房内碰面,那儿的人对她很熟悉。一般谈话会持续两三个小时。尽管每次谈话都做录音,她的秘书还是会在现场非常忠实地记录下她的口述内容。但是小百合从来不对着录音机或秘书说话;她总是对着我讲。当她忘记自己讲到了什么地方时,总是由我来提示她。我感到我是整个撰写计划的基石,要不是我获得了她的信任,她绝不会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现在我意识到事实或许正好相反。小百合选择我做她的记录者,这么说没错,但也可能是她已经等待了很久,等待合适的人选自己跑出来。

    这就让我们想到了中心问题:为什么小百合想讲出她的故事?艺伎们也许不会正式宣誓要永保持缄默,但独特的日本文化显然对她们有这样的要求。日本人深信:上午在办公室里发生的事情和晚上关起门来所做的一切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并且两者必须始终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井水不犯河水。艺伎们不会开先例去谈论她们的经历。就像比她们社会地位低的妓女一样,艺伎们经常也是处在一种特殊的位置,她们知道这位或那位公众人物穿裤子的方式是否同其他人一样。这些夜晚的花蝴蝶们把自己视为受公众信任的人,这大概会让她们获得称赞,但无论如何,一个辜负了公众信任的艺伎将使自己处于难以立足的境地。小百合情况比较特殊,她肯说出自己的故事是因为在日本没有人能再影响到她。她和祖国的联系已经被割断了。这点也许至少能告诉我们她不再觉得有必要守口如瓶的部分原因,但它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她选择讲述。我不敢向她提出这个问题;要是她在这个问题上踌躇起来,改变主意怎么办?甚至在完成手稿后,我都不愿问她。直到她收到出版公司预付的稿酬后,我才放心问她:为什么她想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

“这些日子我不做这个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呢?”她回答。

至于她的动机是否真是这么简单,我想还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吧。

虽然小百合渴望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但有几个条件是她十分坚持的。她要求此书只能在她以及那几个对她的人生有明显影响的男人死后才能出版。结果,那几个男人都先于她离世。小百合非常关心的一点是:她透露的内容不会让任何人难堪。艺伎们常常用绰号来指代她们的顾客,为了遵循这样的习俗,小百合甚至对我也隐瞒了某些男人的真实身份。但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保留人物的原名。碰到有些人物,如“雪花先生”——无须多言,他的绰号显示他有许多头皮屑——如果读者认为小百合那么称呼他只是为了说笑,可能就误解了她真正的意图。

我在请求小百合允许我用录音机的时候,我的用意只是为了杜绝她的秘书记录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然而,小百合去年逝世之后,我怀疑自己当时录音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保存下她的声音,这是一种我很少遇到的富有表情的声音。她习惯于柔声细气地讲话,以取悦男人为职业的女人一般都是如此。但是当她想把一个场面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时,她的声音能让我以为有六个或八个人在房间里。有时候,晚上我仍然会在书房里播放她的录音,真得很难相信她已经不在人间了。

纽约大学日本历史研究阿诺德•拉索夫讲席教授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169+)
  • 图文清晰(530+)
  • 快捷(510+)
  • 傻瓜式服务(90+)
  • 引人入胜(407+)
  • 体验差(97+)
  • 无广告(447+)
  • 少量广告(522+)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5-01-03 19:16:1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陈***秋: ( 2024-12-24 00:38:4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辛***玮: ( 2024-12-21 01:27:55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丁***菱: ( 2024-12-26 08:33:5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郗***兰: ( 2024-12-23 03:43:1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晏***媛: ( 2025-01-01 16:14:07 )

    够人性化!

  • 网友 居***南: ( 2025-01-18 23:00:14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冯***卉: ( 2024-12-26 13:21:0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25 09:19:08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习***蓉: ( 2025-01-05 10:41:03 )

    品相完美

  • 网友 索***宸: ( 2024-12-31 06:06:2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堵***格: ( 2025-01-11 19:49:32 )

    OK,还可以

  • 网友 印***文: ( 2025-01-18 22:13:5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康***溪: ( 2024-12-23 01:45:50 )

    强烈推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