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宝库 -奥古斯都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9 20:35:19

奥古斯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奥古斯都精美图片
》奥古斯都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奥古斯都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20814853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
  • 页数:374
  • 价格:39.2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9 20:35:19

寄语:

(2018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斯通纳》姊妹篇。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内容简介:

  《奥古斯都》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书籍目录:

主要人物

作者识

序幕

书信 尤利乌斯·恺撒致阿提娅(公元前45年)

BOOK I

第一章

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残片(公元前13年)

I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III.书信 尤利乌斯·恺撒致盖乌斯·屋大维 自罗马发往阿波罗尼亚(公元前44年)

IV.昆图斯·萨尔维迭努斯·鲁弗斯 日志草稿,记于阿波罗尼亚(公元前44年3月)

第二章

I.书信 阿提娅与马尔基乌斯·菲利普斯致屋大维(公元前44年4月)

I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III.昆图斯·萨尔维迭努斯·鲁弗斯 日志草稿,写于布林迪西(公元前44年)

IV.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致马尔基乌斯·菲利普斯(公元前44年)

V.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公元前44年)

VI.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公元前44年)

VII.书信 马克·安东尼 致马其顿尼亚军队统领盖乌斯·森提乌斯·塔乌斯(公元前44年)

VIII.昆图斯·萨尔维迭努斯·鲁弗斯 日志草稿(公元前44年)

IX.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X.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公元前44年9月)

XI.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公元前44年10月)

XII.执政官饬令 致驻阿波罗尼亚的马其顿尼亚军队统领 盖乌斯·森提乌斯·塔乌斯 并书信一封(公元前44年8月)

XIII.谤文 在布林迪西向马其顿尼亚各军团散发(公元前44年)

XIV.处决令 于布林迪西(公元前44年)

XV.恺撒·奥古斯都功业录(公元14年)

第三章

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II.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 发往狄拉奇乌姆(公元前43年1月)

III.昆图斯·萨尔维迭努斯·鲁弗斯 日志草稿,记于罗马(公元前44年12月)

IV.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致驻军纳博讷的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 发自罗马(公元前43年)

V.书信 马克·安东尼 致驻军纳博讷的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 发自穆提纳(公元前43年)

V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VII.元老院会议记录(公元前43年4月)

VII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IX.书信 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致屋大维·恺撒(公元前43年8月)

X.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屋大维·恺撒 发自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在阿维尼翁附近的军营(公元前43年9月)

XI.元老院会议记录 昆图斯·佩蒂乌斯与屋大维·恺撒执政之年(公元前43年9月)

XI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2年)

XIII.书信 匿名者致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 在罗马(公元前43年11月)

XIV.《罗马史》蒂托·李维 残片(公元13年)

第四章

I.书信一束 阿马西亚的斯特拉波[13]致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 发自罗马(公元前43年)

II.书信 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致屋大维·恺撒 发自士麦那(公元前42年)

II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IV.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致父亲 发自腓立比以西(公元前42年)

V.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V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第五章

I.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屋大维·恺撒 发自雅典(公元前39年)

II.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盖乌斯·森提乌斯·塔乌斯(公元前38年)

III.报告摘录 赫利俄波利斯城大祭司埃琵马科斯 致伊西斯[20]转世、埃及诸界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公元前40年——前37年)

IV.书信 克莉奥帕特拉致马克·安东尼 发自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7年)

V.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屋大维·恺撒(公元前37年)

VI.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克莉奥帕特拉(公元前37年)

VI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VIII.军令(公元前36年9月)

IX.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3年)

X.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残片(公元前13年)

第六章

I.书信一束 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致阿马西亚的斯特拉波 发自安条克与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6年)

II.书信 马克·安东尼致克莉奥帕特拉 发自亚美尼亚(公元前36年11月)

III.报告 赫利俄波利斯城大祭司埃琵马科斯致克莉奥帕特拉 发自亚美尼亚(公元前36年11月)

IV.备忘录 克莉奥帕特拉致军需长官(公元前36年)

V.备忘录 克莉奥帕特拉致财政长官(公元前36年)

VI.备忘录 克莉奥帕特拉致埃及军队的各位将军(公元前36年)

VII.书信 克莉奥帕特拉致马克·安东尼 发自亚历山大城(公元前35年冬)

VII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2年)

IX.元老院会议记录 罗马(公元前33年)

X.请愿书 百夫长昆图斯·阿庇乌斯 致大元帅马克·安东尼的亚洲军团统领穆纳提乌斯·普兰库斯 发自以弗所(公元前32年)

XI.书信 亚洲军团统领穆纳提乌斯·普兰库斯致屋大维·恺撒 发自以弗所(公元前32年)

XII.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回忆录 残片(公元前13年)

XIII.书信 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致蒂托·李维(公元前12年)

BOOK II

第一章

I.讲述 希尔提娅对儿子昆图斯 韦莱特里(公元前2年)

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I.书信 卢基乌斯·瓦里乌斯·鲁弗斯致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罗 发自罗马(公元前39年)

IV.书信 梅维乌斯致福里乌斯·毕巴库卢斯 发自罗马(公元前38年1月)

V.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第二章

I.邮袋 致人在高卢的屋大维·恺撒书信多封 发自罗马(公元前27年)

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I.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致阿尔比乌斯·提布鲁斯(公元前25年)

IV.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V.书信 李维娅致在西班牙的屋大维·恺撒(公元前25年)

VI.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 致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罗 发往那不勒斯(公元前23年)

VII.医者安东尼·穆萨给助手们的指示(公元前23年)

VI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X.书信 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罗 致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公元前22年)

X.书信 屋大维娅致屋大维·恺撒 发自韦莱特里(公元前22年)

第三章

I.尤利娅笔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书信 李维娅致屋大维·恺撒 发往萨摩斯岛(公元前21年)

III.传单 雅典的提马格尼斯撰(公元前21年)

IV.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 致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 发往阿雷佐(公元前21年)

V.书信 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致阿马西亚的斯特拉波(公元前21年)

VI.书信 特伦提娅致屋大维·恺撒 发往亚细亚(公元前20年)

VII.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 致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 发往阿雷佐(公元前19年)

VI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X.书信 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致阿马西亚的斯特拉波(公元前18年)

X.书信 昆图斯·贺拉斯·弗拉库斯致屋大维·恺撒(公元前17年)

X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第四章

I.书信 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 致盖乌斯·奇尔尼乌斯·梅赛纳斯 发自耶路撒冷(公元前14年)

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I.书信 普布利乌斯·奥维德·纳索 致塞克斯图斯·普罗佩提乌斯 发往阿西西(公元前13年)

IV.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V.献给尤利娅的诗 相传为奥维德之作(约公元前13年)

V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VII.书信 李维娅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潘诺尼亚(公元前12年)

第五章

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书信 普布利乌斯·奥维德·纳索 致塞克斯图斯·普罗佩提乌斯(公元前10年)

III.书信 格奈乌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 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潘诺尼亚(公元前9年)

IV.书信 李维娅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潘诺尼亚(公元前9年)

V.书信 马尔凯拉致尤利娅(公元前8年)

VI.书信 格奈乌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 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日耳曼(公元前8年)

VII.书信 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致阿马西亚的斯特拉波(公元前7年)

VI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第六章

I.书信 格奈乌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 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罗得岛(公元前4年)

I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III.书信 格奈乌斯·卡尔普尔尼乌斯·皮索 致提比略·克劳狄乌斯·尼禄 发往罗得岛(公元前3年)

IV.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V.书信 鲍鲁斯·法比乌斯·马克西穆斯致屋大维·恺撒(公元前2年)

VI.尤利娅手记 潘达特里亚(公元4年)

BOOK III

书信 屋大维·奥古斯都致大马士革的尼古拉乌斯(公元14年)

终章

书信 雅典的菲利普斯致卢基乌斯·阿奈乌斯·塞涅卡 发自那不勒斯(公元55年)


作者介绍:

  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于1954年—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曾编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也创作过两本诗集。

  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本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郑远涛,生长于广州,在北京度过七年,大理两年,现居美国旧金山市郊,向太平洋开轩。英文系毕业,从事翻译十余年,译著成书出版的作家包括玛丽·瑞瑙特(亚历山大三部曲)、约翰·伯格、约翰·威廉斯与张爱玲等。第30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译诗组)评审奖得主。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朋友,坦言相告(不过你可别照录),初次见到屋大维的时候,我并不分外觉得他有过人之处。当时我刚从阿雷佐南下到布林迪西,路上花了十来天,一身客尘,疲惫彻骨,脾气急躁。我来到大家预备登船的码头上见他们。阿格里帕正在和萨尔维迭努斯交谈,屋大维略略站开一点,注视着附近一条停泊的小船。他们对我的走近没有留意的表示。我大概声音有点太大地说:“我是来这里和你们相会的梅赛纳斯。你们哪个是哪个?”

  阿格里帕和萨尔维迭努斯感到好笑似的看了看我,报上名来;屋大维没有转身;我觉得从他背上看出了倨傲与轻蔑,便说:“那么,他们说的屋大维只能是你了。”

  这时他转了过来,我便知道自己真傻,因为他脸上有一种极度的羞涩。他说:“嗯,我是盖乌斯·屋大维。我舅公谈起过你。”然后他露出微笑,跟我握手为礼,抬起眼睛,次看着我。

  如你所知,这双眼睛老是被人谈起,往往是在低劣的诗句与更低劣的散文中;我想,到如今他一定听厌了那些隐喻及其他描绘,虽然曾几何时,他的虚荣心可能也得到过满足。但即使当年,这双眼睛也格外清澈,目光锐利深入——眼珠子也许偏蓝色多于灰色,虽然令人想起的是光,不是颜色……你瞧,不是吗?我也未能免俗;我读了太多朋友们写的诗。

  也许我退后了一步吧,我不知道。反正我吃了一惊,望到别处去,目光落在屋大维注视过的那条船上。

  “就是这条破船要载我们渡海?”我问道。我感到开怀了一点。那是一条小商船,长度不出五十尺,船头的木板已开始朽坏,风帆打着补丁,还有一股臭味飘来。

  阿格里帕对我说道:“说是这时候只有这条船能用。”他看着我的神情稍稍含笑,恐怕是觉得我过分讲究,因为我穿着托加袍,戴着好几个指环,而他们只穿了长衣,没有饰物。

  “待会儿肯定臭不可闻。”我说。

  屋大维严肃地说:“我相信它去阿波罗尼亚是要载一船腌鱼回来的。”

  我静了片刻,然后大笑,我们都大笑起来,成了朋友。

  也许我们年轻的时候比较明智,虽然哲学家是会与我争辩的。但我对你发誓,我们从那一刻起就成了朋友;那一刻傻气的笑声是强健的纽带,后来在我们中间发生的一切——胜利或失败、忠诚或背叛、悲伤或喜悦——都及不上它。但青春岁月会流逝,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流逝,一去无回了。

  我们就这样渡海去阿波罗尼亚,乘坐一条发臭的渔船,轻柔的波浪都会使它呻吟,船身倾侧到我们得扶稳自己才不会在甲板上打滚,它带我们向着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命运航去……

  ……

  你看看能否想象这样四个少年(现在他们于我是陌生人了):对自己无知,对自己的将来无知,对他们开始生活其中的世界又更加无知。一个(那是马尔库斯·阿格里帕)又高又壮,几乎有张农人的脸——胖鼻子,大骨骼,皮肤像新的皮革;干燥而近乎褐色的头发,粗硬的红色胡须茬子;他十九岁。步子很重,像头小公牛,却也有一种别样的风度。他话语朴实、缓慢、平静,不流露感情。倘若不看那胡子,就想不到他才这么年轻。

  相比壮硕结实的阿格里帕,另一个人(这是萨尔维迭努斯·鲁弗斯)瘦削灵活,阿格里帕迟缓内敛,他则敏捷轻快。他面孔清癯,皮肤白皙,眸色深沉;他爱笑,活泛了我们其他人装出来的严肃。他比我们都年长,但我们像爱弟弟一样爱他。

  第三个人(这是我么?)在我眼中比其他人还要黯淡不清。没人会认识自己,连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样子也不会认识;但是照我想象,在那天甚至随后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一定觉得我有点傻。那时我确实有点耽于浮华,以为诗人就该这样。我衣着华贵,举止做作,还从阿雷佐带了个仆人专门给我弄头发——后来在朋友们无情的嘲笑中,我打发他回意大利去了。

  后,是那个当时叫盖乌斯·屋大维的人。我怎么对你谈他呢?我不知道真相;我只有自己的回忆。我可以再说一遍他在我眼中是个小伙子,虽然我也只大他两岁。你知道他现在的外表;他一直变化不大。但是现在他君临世界,我的眼光必须越过那一切才能看见当时的他;多年来我为他服务的方式是窥察他的朋友和敌人的心灵,但我向你发誓,当时以我的眼光也预见不到他后来的发展。我觉得他是个令人愉快的小青年,仅此而已,面相过于纤弱,承受不了命运的打击;态度过于羞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声音过于温和,无法发出领袖人物必须说的无情话语。我觉得他也许会成为一个有闲的学者,或者是文士;他的名字和家产已经为他铺好了元老院成员之路,但我觉得以他的精力,他甚至连元老都无法胜任。

  所以那个初秋的日子,时年尤利乌斯·恺撒第五次担任执政官,在亚得里亚海岸边马其顿尼亚的阿波罗尼亚登陆的,便是这么几个人。港口里漂浮着渔船,人群挥着手;礁石上曝晒着渔网;去城里的路上棚屋成行。城市建在高地上,俯临一个绵延的平原,山岭在后头兀然隆起。

  ……

  又再笑谑一时,我们沉静下来。底下的操场差不多空了;马匹已经被牵回操场边上的马厩里。操场下方有个骑马的人从城市的方向全速奔来。我们闲闲地观看他。他到了操场上并不停顿,却纵马穿越,马鞍上的身子摇摇摆摆。我张口说了半句,但是屋大维已经板起面孔,神色有异。我们看见那匹马口沫横飞。屋大维说:“我认识那人。是从我母亲家里来的。”

  他快要来到我们面前了;马儿放慢速度,他从鞍上溜下来,拿着个东西,踉踉跄跄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周围有的士卒见了就冲过来卫护,剑已抽出一半,可是他们看见那人分明困乏之极,是强撑着走来的。他把东西塞给屋大维,沙哑地说:“这个——这个——”是一封信。屋大维接了信拿在手里,好一会儿没有动。信使颓然坐下,头抵膝间,我们只听见他粗嘎的呼吸。我看了马儿一眼,分心地想到它这样气喘吁吁,恐怕过不了今天了。屋大维待着不动。众人都待着。他慢慢展卷,阅信,脸上没有表情。仍旧没说话。良久,他抬起头,对着我们,面孔如同白色大理石。他把信推到我手里,我没看一眼。他用呆滞扁平的声音说:“我舅公死了。”

  我们听了茫然,傻傻看着他。他的表情没有变化,但他又说了起来,发出的声音刺耳嘹亮,充满不理解的痛苦,像是一头献祭时被割喉的小公牛的吼叫:“尤利乌斯·恺撒死了。”

  “不,”阿格里帕说,“不。”

  梅赛纳斯的脸绷紧,像猎鹰似的看着屋大维。

  我手抖得没法看信上的文字。我稳住自己,大声读出来,嗓音在我自己听来很奇异:“三月望日当天尤利乌斯·恺撒被敌人们谋杀于元老院议政厅。细节未详。民众狂奔街头。今后事态尚不可知。你可能有极大危险。匆此不叙,你母亲恳请你自己小心为上。”信是仓猝间写的,有些墨污,字母也歪歪斜斜。

  我看看四周,茫茫然也不知是何感觉。是空虚吗?那些军官围着我们站成一圈;我审视一人的眼睛;他满脸愁苦,我听到一声啜泣:我想到这是恺撒精锐的军团之一,老兵们敬他如父。

  过了很久屋大维才有动静。那信使仍然坐在地上,因精疲力尽而面容迟钝。屋大维在他身边跪下,语声温和。“你知道什么信上没提及的事情吗?”

  信使说:“不知道,大人。”便要站起来,但是屋大维用手按住他的肩膀,说道:“歇歇。”然后自己起身,对一个军官说:“给这个人安排照顾,提供舒适的住处。”然后他转向我们三个已经凑上来的人。“我们大家稍后谈。现在我得想想这会意味着什么。”他向我伸出手,我明白他是想要那封信,便交给他,他就转身走了。围作一圈的军官退散开来,他走下山去。我们久久望着他,一个男孩似的纤瘦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奥古斯都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奥古斯都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奥古斯都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我逐渐相信,每个人一生中迟早会有个时刻令他知道----无论他还懂别的什么,无论他能否说清自己所知----那件恐怖的事实:他是孤单的、分离的,他除了是他可怜的自我,就不能是别的什么了。


我先前那些绝望之词,现在看来与我的成就并不相埒。罗马不是永恒的,这无妨。罗马将会沦陷,这无妨。野蛮人会来征服,这无妨。曾经有过落马的一瞬,他将来不会完全死灭;野蛮人将会变成他征服的罗马;那语言将会驯服他粗野的土话;他毁掉的景象将会在他血里流淌。盐海不舍昼夜载着我这孤舟浮沉价是无有的,小于无有。


The young man, who does not know the future, sees life as a kind of epic adventure, an Odyssey through strange sees and unknown islands, where he will test and prove his powers, and thereby discover his immortality. The man of middle years, who has lived the future that he once dreamed, see life as a tragedy; for he has learned that his power, however great, will not prevail against those forces of accident and nature to which he gives the names of gods, and has learned that he is mortal. But the man of age, if he plays his assigned role properly, must see life as a comedy. For his triumphs and his failures merge, and one is no more the occasion for pride or shame than the other; and he is neither the hero who proves himself against those forces, nor the protagonist who is destroyed by the...


The young man, who does not know the future, sees life as a kind of epic adventure, an Odyssey through strange sees and unknown islands, where he will test and prove his powers, and thereby discover his immortality. The man of middle years, who has lived the future that he once dreamed, see life as a tragedy; for he has learned that his power, however great, will not prevail against those forces of accident and nature to which he gives the names of gods, and has learned that he is mortal. But the man of age, if he plays his assigned role properly, must see life as a comedy. For his triumphs and his failures merge, and one is no more the occasion for pride or shame than the other; and he is neither the hero who proves himself against those forces, nor the protagonist who is destroyed by the...


“因此,我决意改变世界,并不是怀有轻松的理想,以为正义在手,舍我其谁,这种心态必然会招致失败;我决意改变世界,也不是为了增加个人的财富与权力;我一向觉得超出个人安适的财富是最乏味的资产,超出实用的权力则是最可鄙的。近六十年前的那天下午,在阿波罗尼亚,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

但是,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东西令我明白,如果一个人的命运是改变世界,他首先得改变自己。如果他要服从命运,他就必须在内心找到或开创一块坚硬而秘密的地方,这里无论对他自己、对别人,甚至对命运要他重塑的世界都漠不关心——重塑的依据并不是他的个人愿望,而是他在重塑过程中将会发现的一种本质”


“因此,如果说最见过世面的罗马人身上流着农人祖先的村夫血液,他身上也流着最野性难驯的北方蛮族的血,两者都虚掩在他修建的墙面之内,他筑墙与其说是为了令他人不识真容,不如说是令自己认不出自己”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2018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永恒。


媒体评论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

  ——《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界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

  ——《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说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

  ——《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

  ——《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

  ——《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启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新政治家》

 


书籍介绍

◆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 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永恒。

------------------------------------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

——《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界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

——《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说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

——《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

——《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

——《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启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新政治家》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在线转格式(591+)
  • 盗版少(275+)
  • 好评多(254+)
  • azw3(492+)
  • 收费(134+)
  • 实惠(188+)
  • 无漏页(410+)
  • 全格式(613+)
  • pdf(590+)
  • 购买多(406+)
  • 值得购买(222+)
  • 少量广告(84+)
  • 中评(454+)

下载评价

  • 网友 宓***莉: ( 2025-01-09 10:09:39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冯***丽: ( 2025-01-12 14:18:4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利***巧: ( 2025-01-11 17:33:21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薛***玉: ( 2024-12-24 17:41:0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融***华: ( 2025-01-06 10:18:0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温***欣: ( 2024-12-30 13:43:12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师***怀: ( 2025-01-04 19:54:4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 2024-12-20 23:02:57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潘***丽: ( 2024-12-25 13:00:5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龚***湄: ( 2025-01-10 08:47:5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06:17:44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冯***卉: ( 2025-01-19 04:49:59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15 18:28:31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印***文: ( 2024-12-29 02:32:5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随机推荐